作者简介:郝晓敏,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社会责任、环境会计与公司治理。
基金项目:财政部2023 年全国会计重点科研课题“新时代中国特色审计理论研究”(批准号:2023KJB3-11)。
郝晓敏博士的论文《环境规制对公司环境责任评级分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5年第35卷第2期发表。
摘要:ESG 评级机构对公司环境责任的评级是衡量公司环境责任表现的重要指标,但环境责任评级分歧却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环境规制是政府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政策工具,能够有效实现区域环境治理目标,但能否缓解公司的环境责任评级分歧尚未得到深入研究。该研究以 2018—2021 年 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环境规制对公司环境责任评级分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①环境规制能够降低公司的环境责任评级分歧,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②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提高和负面环境事件减少是环境规制降低公司环境责任评级分歧可能的机制。③当媒体对公司的环境责任关注度较低、公司的绿色机构投资者数量较少时,环境规制对公司环境责任评级分歧的缓解效应更显著。④异质性分析发现,在规模较小和非国有企业、非重点污染监控公司和所在地区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公司,环境规制降低公司环境责任评级分歧的作用更大。该研究发现了环境规制在缓解公司环境责任评级分歧方面的积极治理效应,深化了对影响公司环境责任评级分歧制度层面因素的认识,也进一步揭示了环境规制在弥补公司绿色治理不足方面的溢出效应,为环境治理和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资本市场的证据。基于此提出:政府应持续优化和完善环境规制政策,引导公司提高环境责任表现;公司应积极响应政府环境治理目标和积极承担环境责任;监管层应积极引导媒体和机构投资者发挥协同绿色治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