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院生命旅航团“生临其境”探索生命教育新路径

发布者:会计学院发布时间:2025-06-24浏览次数:10

戴上眼罩,用指尖感知世界;静躺冥想,思考生命终点……这不是戏剧排练,而是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生命旅航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参与体验的一场特殊生命教育活动临其境。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社会对死亡话题讳莫如深的当下,我们将古老的生死哲思融入现代体验,6月24日下午生命旅航团成员在湖北经济学院踏上了一场震撼心灵的旅程。

从《论语》“未知生,焉知死”的哲思,到《庄子》“方生方死”的豁达,中华文明对生死的思考始终贯穿历史长河。然而,面对青少年抑郁症低龄化、临终关怀需求增长等现实困境,如何让传统智慧“活”在现代人心中?生命旅航团的同学们,选择用沉浸式体验来寻找答案。

本次活动一共设计了四个体验站:

第一站【生命循环

生命是一场“新生-成长-老去-死亡”的循环。所有人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走向命运的节点。参与者从象征“新生”的起点出发,走向代表不同人生阶段的节点。体验“新生”挣脱束缚走向旷野的自由,“成长”时肆意奔跑的活力,“老去”时脚步放缓、静心思索的沉淀,最终“回归”原点,寓意生命的轮回。这趟旅程让参与者直观感受到,生命并非一条单行道,而是一场包含起落、快慢的丰富循环。

第二战【残障体验

分为视觉障碍、肢体障碍、听觉障碍,团队成员带上眼罩,拿起盲杖,寻找光明;手脚束缚,行动不便;吞下声音,学习手语感受手语交流的独特世界所有的苦难像是“昨天的暴雨不会淋湿今天的我。”但依旧选择勇敢前行。


第三站【直面死亡】

这是最具冲击力的一站。在宁静的环境中,参与者仰面躺下,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模拟“死亡”的瞬间。活动引导成员们直面一系列直击灵魂的问题:“你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是什么时候?”“如果只剩一年寿命,你最想做哪五件事?为什么?”“如果只剩半年,你会舍弃哪三件事?为什么?”“你会给自己写一个怎样的墓志铭?” 在“假装死亡”的仪式里,同学们纷纷表示“死亡是最诚实的谎言”它并非终结,而是迫使人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在黑暗中重新发现被忽视的生命生机,审视当下的意义。


终点站【生生不息】

经历前三个站点的深刻体验,团队成员与参与者围坐交流。大家共同认识到,死亡不应是禁忌话题。通过模拟体验身体的局限和生命的尾声,在青春年华思考自我生命与死亡的意义,这份思考本身就是生命力的延续与升华,是“生生不息”的动力。

湖北经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生命体验活动负责人冯文倩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体验,打破大家对‘生’的习以为常和对‘死’的恐惧回避。尤其在大学生这个最具活力的年纪,主动去触碰这些深刻命题,能帮助学生们更清晰地认识生命的价值,珍惜当下,活出意义。生命旅航团成员陈小欣感慨:当闭上眼睛躺下思考死亡时,那些问题像锤子一样敲在心里。突然明白了,活着的每一刻都该认真对待。